文:陳儒晰
台灣育達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暨幼兒保育系教授
福建閩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
中國幼稚教育學會副秘書長
台灣教保專業核心課程審認合格教師
台灣幼兒園專業發展輔導人員
台灣幼兒園新課綱輔導人員
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
孩子自出生後即接觸各式各樣的3C產品,有些是我們熟悉且容易操作的工具,例如:平板、手機、網路;有些可能我們還不容易碰到的先端智慧照顧工具,例如:體溫感測、呼吸感應,健康偵測系統。現在的孩子想要擺脫數位科技的「魔手」,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既然如此,我們就來好好使用3C產品,照顧孩子、發展孩子、教育孩子,運用它的優勢為孩子打造一個有意義的學習環境。
許多父母會懷疑3C產品的使用,會不會讓孩子的視力受到影響、會不會導致日後緊張或冷漠的人際互動、會不會讓孩子提前沉迷在虛擬世界裡而無法自拔。此種種問題,不光是父母想到就害怕,連學者專家也會運用多種研究模式來探討孩子接觸3C產品的優缺點。
目前許多研究指出孩子提前接觸3C產品,的確會造成視力與身體健康發展之問題。但這不是3C產品的原罪,癥結點在於父母或照顧者的心態和作法。許多父母喜歡買繪本與孩子一起閱讀,如果一連數小時都在看繪本,請問孩子會不會近視?許多父母喜歡孩子畫圖或做勞作,如果一連數小時都在做美勞,請問孩子會不會近視?所以幼兒近視的原因在於長時間、近距離地操作某件事物之不良習慣,跟所使用的工具無關。
3C產品也是如此,工具本身並不會造成孩子的視力傷害,而是父母使用的方式和習慣。許多父母將3C產品視為保母,當孩子哭鬧時就給平板玩;當孩子無法安坐在餐廳坐位時,就給網路卡通看;當孩子吵著要出去玩時,就給手機用。長久以往,孩子變成3C產品的小孩,不是父母的小孩。這時,他所學到的當然就是冷漠、無情與自私。
3C產品對孩子是否就沒有負面影響,目前許多研究結果對此仍保有疑慮。我們只是思考一個重點,如果現在的人類社會與未來的科技世界無法脫離3C產品,我們應該像狗吠火車一般地排斥3C產品?還是應該像原始人類發現火,運用火來保護自己,提升自我的生活品質與文明水準?我相信答案應該揭然若現!所以,將3C產品視為一個協助孩子發展的工具,藉由多面向的互動內容與多元創新學習機制,來提升孩子的認知力、行動力與競爭力,我相信這才是父母應該抱持的信念。